<strike id="vxxjj"></strike><span id="vxxjj"><noframes id="vxxjj">
<strike id="vxxjj"><noframes id="vxxjj"><span id="vxxjj"><noframes id="vxxjj">
<th id="vxxjj"></th>
<th id="vxxjj"></th>
<th id="vxxjj"><video id="vxxjj"></video></th>
<span id="vxxjj"><noframes id="vxxjj"><span id="vxxjj"><noframes id="vxxjj"><span id="vxxjj"></span>
<span id="vxxjj"></span>
<th id="vxxjj"></th>
<th id="vxxjj"></th>
<span id="vxxjj"><noframes id="vxxjj">
創業專題 首頁 > 空間服務 > 創業專題
東營市宣傳片

 

 

?東營高新區

   |  產業介紹  |   

      東營高新區高端裝備產業主要集中在石油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兩大領域:

(一)石油裝備方面:

      高新區作為“中國石油裝備產業基地”“中國石油裝備產品出口基地”,集聚103家石油裝備企業,產品涵蓋37個系列1500多個品種,形成油田勘探、鉆井、測錄井、采油、修井增產、油田地面工程等完整產業鏈,產業規模約占國內市場總量的30%、山東省市場總量的70%,產品服務輸出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園區企業參與100余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實施國家級科技項目38項,擁有國家專利800余項,國家級省級首臺(套)產品15項,建成國家級石油裝備質檢中心、海關直通監管場站等公共服務平臺30個。2020全年實現總產值93.46億元,銷售收入91.07億元,出口額達9.44億元。

(二)海洋工程裝備方面

      擁有威飛、萬邦、漢德、勝利鉆井院等重點企業及科研院所,產品和服務涵蓋海洋平臺設計、高端海洋井口、水下生產系統、海工船舶等領域,其中,淺海移動式平臺設計占國內市場70%以上,海洋平臺散料密閉輸送技術、高端海洋及數字化水下油氣生產系統技術等打破國外壟斷。

   |  激勵政策  |   

  • 享受東營市、東營區招才引智激勵政策。

  • 為落地項目提供“創業苗圃-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充足物理空間,其中孵化階段提供免租支持。

  • 為企業免費發放最高不超過10萬元“科創券”,支持企業向科技服務機構購買科技服務,用于高企認定、專利申請、知識產權貫標融資、科技成果評價、研發平臺認定等。

  • 享受《東營高新區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實施辦法》相關優惠政策,在科技企業服務體系、創新平臺建設、知識產權認證、提高研發能力、人才服務體系等5方面提供18項政策支持。

  • 為企業高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層次人才,提供3-5年免費入住政策;為大學??埔陨蠈W歷畢業生,提供高比例住房補貼。

  • 將專利技術、高層次人才引進等科技指標納入落地項目評審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審、待遇兌現。

  • 對購置勝利石油科技創新園(二期)標準化廠房的產業化項目,給予最高450元/平方米的獎勵,單個企業或項目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 對帶動性強、地方貢獻大的重點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重點扶持。

   |  承接載體  |   

      勝利石油科技創新園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集研發設計、中試成果轉化、科技創業、生產服務于一體的“科技企業加速器”。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已竣工,占地202畝,建筑面積9.3萬平方米,27棟單層廠房已全部完成招商,入駐企業20家,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5家。二期將于2021年6月逐步竣工投用,規劃用地總面積495畝,總投資6.75億元,擁有企業標準廠房區、商務及人才服務區共建設單體建筑39棟,總建筑面積11.4萬平方米,總投資3.8億元,已入駐企業22家。

      東營市勝利大學生創業園為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國家級眾創空間,于2014年9月正式啟動,是東營市和勝利油田采取“政府主導、油地共建、專業團隊運營、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委托東營市科創創業園運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以青年創業為主要服務對象而建立的雙創孵化基地。園區位于東營高新區,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目前,累計入園孵化企業264家,園外孵化企業109家,市“黃河三角洲學者”特聘專家1人,副教授以上專家人才20人。

      東營高新區創業谷于2020年5月正式啟動,園區孵化和服務面積5500平方米,配套會議室、路演廳、黨建活動室、人才教育培訓中心、研發實驗室等功能性設施。截至目前,已入駐創業企業30家,實驗研發平臺2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家。入駐企業獲得國家級特種設備檢測B級證書1項、各類知識產權70余項;引進博士4人,碩士6人,特種技工人才400余人;當年實現營收4000余萬元,利稅約400萬元。

      勝利創新孵化器由勝利油田、東營市、廣域科技公司三方合作共同建設,由廣域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重點布局圍繞石油行業的新材料、新能源、大數據、軟件開發等領域,培育和扶植勝利油田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打造油地融合創新服務平臺。目前孵化器4000平方米的線下實體空間已建設完成,其中包括近60間辦公孵化空間、會議室、路演大廳、洽談區、休閑區、公共服務大廳、咨詢服務中心、創客空間、體驗中心等。線上平臺勝利云網已上線運行,達成簽約意向25家創新創業團隊和企業,引進勝利油田創新科技項目12個及1個勝利油田創業公司。

      東營高新區能源信息港總規劃面積5萬余平方米,目前一期已全新裝修完成,于2021年5月正式啟用。信息港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導,集場景應用、技術服務、成果轉化、創業孵化、交流培訓于一體的特色產業園區。配套路演大廳、共享展廳、公共會議室、會客廳、休閑書吧、奶茶咖啡店、人才公寓等設施。目前,已入駐企業21家。

      東營高新區創業產業園項目(在建)是2021年省重點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6.7億元,自2020年11月開工以來,已投資1.7億元。由東營高新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進行EPC工程總承包。項目規劃建設各類孵化設施,引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交易交換平臺、企業總部基地、科技研發中心等,推動高新區創新創業項目的全要素成果轉化。主要建設功能建筑48棟,包括科研樓43棟、人才公寓3棟、配套樓2棟。項目建成后,將打造成國內產業升級的平臺標桿、山東省創新創業經驗的先行典范、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高精尖研發總部集群。

      中城投創智天地科技園項目(在建)總投資3.24億元,是東營高新區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包含總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的企業辦公總部、辦公樓、花園式辦公樓與商業服務配套等功能區,在提供物理空間與物業服務的同時,還為企業提供產業資源和產業服務,是高新區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平臺、新經濟企業的孵化與加速平臺、產業的創新和運營平臺,同時也將成為高新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

   |  產業介紹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有全國唯一的國家采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內石油裝備產品種類最齊全的“國家火炬計劃石油裝備特色產業基地”,產值占到全國的1/4。目前開發區建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規劃建設軌道交通產業園、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油田工業園等園中園,構建特色軌道交通產業集群,打造全鏈條汽車產業制造體系,搭建高端裝備及智能制造的創新平臺。石油裝備制造方面,區內大型成套鉆采設備、鉆桿、鉆頭、抽油機、抽油泵等產品優勢明顯,多項產品和技術位居世界領先水平,實現了對南北美洲、中東、非洲、東亞、東歐等地區50余個國家石油裝備及技術的成套出口。有色金屬壓延及深加工方面,區內已形成以陽極銅、陰極銅及銅材產品生產為主,從冶煉、深加工到技術裝備研發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集群。另外擁有多種車型整車和發動機、車輪、剎車片、車身板件、變速箱等零配件生產能力,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

   |  激勵政策  |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促進“雙招雙引”二十條政策》相關優惠政策,在“高精尖缺”人才獎勵、平臺載體建設獎勵、人才引進獎勵等3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  承接載體  |   

      東營光谷未來城位于經濟技術開發區悅來湖科教園區,總占地252畝,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總投資16億。園區規劃公共服務平臺,科技人才生活服務平臺,行業技術中心,服務外包以及核心創新企業研發辦公集群,目前已簽約入駐企業160余家,我們園區重點打造“兩平臺一中心”,其中,新材料研發平臺有國家級稀土催化技術研究院,世界500強SGS通標公司與恒利檢測聯合檢測中心,超硬與半導體材料公共實驗室,奧必通石油固井,富海集團新材料研究院,交發集團等項目入駐。新一代信息與數據技術平臺有石油行業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勝軟科技)Yottchain區塊鏈全球分布式大數據基地,東營軟件園分園等項目入駐。項目從2017年11月動工建設,2019年年底全部完工。項目工期不到兩年,創造中電光谷東營速,將成為引領東營產業升級,城市轉型新引擎??沙休d300家以上各類創新企業入駐,駐城人才超1萬。 

      東營科技企業加速器項目是東營市首個建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的創新創業載體,是一家專注于瞪羚企業、聚焦三四線城市新經濟發展與創業服務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主要建設形式是多層標準工業廠房。項目總占地398畝,規劃建設面積32萬㎡,園區根據企業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三大階段不同發展需求,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辦公工位、研發辦公室、中試車間、定制廠房等多樣性的物理空間選擇。針對實體制造業企業生產、研發、辦公一體化的專業化需求,園區打造產研辦一體化的多層標準廠房,具有工業荷載、8米柱距、靈活可拓展的特點。“瞪羚匯”統籌建設了科技金融、人力資本、知識產權、設施管理和產業發展五大平臺。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家,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4家。

 

?墾利區

   |  產業介紹  |   

       主要包括石油裝備、電力和金屬制品等,以萬達電纜、恒源電器、明珠汽車、豪威科工貿等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企業共23家。主要產品涉及電纜、專用車改裝、油田鉆探設備(發電機組、自動化控制設備、儀品儀表)和鉆探工具(石油鉆桿、鉆鋌、石油油管、石油套管)及油田作業輔助設備(野營房)等130多個品種的產品。擁有專利數量183項,其中發明專利26項。

       萬達電纜公司作為裝備產業的龍頭企業,裝備精良,技術領先,主要產品有中低壓電力電纜、鋁合金電纜、超高壓電纜、潛油泵電纜、海底電纜、電磁線、中高壓配電柜、計量箱、變壓器、潛油電泵機組配件和聚酰亞胺薄膜等。產品在電力、石油、化工、建筑、冶金、船舶、鐵路、航空等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企業成立了電纜研究所,專業技術人員近百人,擁有高、中、低壓電纜研發設施120余臺,擁有特種電纜研發設施100余臺,確保研發產品品質及安全質量達標。被評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擁有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平臺,被評為市級科技型企業等榮譽稱號。萬達電纜在穩固大慶油田等老市場的基礎上,開發遼河油田和中原油田等市場,并以埃及和迪拜市場為基點,向中東和非洲市場拓展。

       勝利油田恒源電氣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業致力于智能化高、低壓成套電氣設備研發、生產、安裝和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成立于1998年,所有制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70,000萬元,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公司現有員工110人,匯聚電氣工程師、機械工程師、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等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的主導產品為智能化箱式變電站、數字化可通訊的高低壓開關柜、電力配套設施等,產品及業務遍布山東、北京、新疆、大連、江蘇、浙江等20多個省市。

   |  激勵政策  |   

  • 享受東營市、墾利區雙招雙引激勵政策。
  • 省級《關于印發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省級激勵實施辦法的通知》(魯工信改〔2019〕26號)、《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保險補償財政扶持辦法》(魯財企〔2015〕27號)。
  • 市級《東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東營市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培育計劃的通知》(東政辦發〔2019〕3號)、《東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落實“六穩”“六保”促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一批)的通知》(東政發〔2021〕3號)。
  • 區級《中共墾利區委 墾利區人民政府關于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墾發〔2017〕5號)、<關于支持工業產業集聚發展的意見>。
  • 享受《關于完善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加快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意見》中鼓勵高層次人才(團隊)創新創業、實施產業急需人才引進資助計劃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 享受《墾利區“黃河口英才”引進計劃的實施辦法》相關優惠政策,對于企業引進列入我區急需緊缺專業目錄的高校畢業生及具有高級及以上職稱的優秀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和具有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高技能人才并繳納社會保險滿1年的,由區財政發放人才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其中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2000元,碩士研究生每人每月1000元, 本科生每人每月800 元,具有高級及以上職稱、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人才每人每月1000元。
  • 實施人才筑巢工程,對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在我區首次購買商品住房的,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和2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對符合入住“人才公寓”條件的,可優先申請入住。
  • 享受對入駐企業或項目稅收優惠政策。
  • 對帶動性強、地方貢獻大的重點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重點扶持。

   |  承接載體  |   

       墾利大學生創業園(以下簡稱“園區”)是墾利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資建設,由東營市科創創業園運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整個創業園由一期、二期兩部分組成??偨ㄖ娣e5600余平方米。一期位于墾利區復興路39號,2014年8月正式投入運營。主要服務對象為初創型小微企業。二期位于墾利區廣興路199號,主要服務對象為成長型企業。園區2014年被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評為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成為首批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2016年被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評為省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平臺,2019年10月被評為市級創業創新示范綜合體。創業園自成立以來,累計孵化創業企業318家,成功遷出181家,現有企業112家。項目涵蓋現代物流、農業科技、無人機研發與銷售、電子商務、生物保健等項目。

       智能制造產業園即“智園”為生物醫藥優勢產業集聚區項目一期工程,由山東瑞興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建設,座落于開發區東二路以西、業興路以北、裕豐路以東、勝興路以南,位于全市劃定的9.67平方公里“標準地”試點范圍內,是墾利區試點推動、重點建設的“標準地試驗田”。項目預計總投資11.43億元,占地550畝,主要建設標準廠房和研發孵化樓,用于對智能裝備制造及生物醫藥產業鏈條的延伸與上下游相關企業的招引入駐,實現“短平快”的項目來之即干,實施裕豐路北延、業興路東延工程,打通經七路與經八路,為區中園建設奠定暢通的道路基礎,配套產業聚集區發展所需的雨污管網等基礎設施。2021年,計劃投資14845萬元,一期規劃建設12棟3層生產車間及門衛、大門、圍墻及室外場區配套,總建筑面積62519.74平方米。 

       中關村黃河口創業孵化基地位于東營市墾利區中興路77號,建筑面積6800余平方米,配套有創業教室、會議室、路演大廳、創客餐廳等功能設施,能夠同時滿足130個企業入駐?;赜蓶|營眾智聯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近年來先后被評為“東營市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東營市市級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山東省省級創業孵化基地” 、“山東省省級眾創空間”、“山東省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東營市創業創新示范綜合體”等榮譽稱號?;赝ㄟ^項目評審、招募活動和創業大賽等多種方式吸納企業項目,通過報名申請—資質審查—專家評審—確定名單—簽訂協議流程入駐基地,以確保入駐項目的優質性?;匾牙塾嫹趸髽I200余家,其中掛牌上市企業1家,目前在孵企業104家,獲得專利40余項,商標注冊40余個?;乩塾嫗槿腭v企業提供創業服務等活動項目50余次,開展服務1500余次。同時設立了墾利區農業產業商會和墾利區青年企業家商會。 

       墾利經濟開發區始建于1992年,1995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為省級經濟開發區。近年來,墾利經濟開發區累計投資50多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十一橫十一縱”的道路框架,實現了供排水、天然氣、熱、電、訊、寬帶網絡、有線電視等“九通一平”的基礎設施條件。截至目前,轄區內共有各類企業四百余家,形成了以寶豐汽配、明珠汽車、萬達寶通輪胎為代表的汽車及配套零部件,以石大勝華、九章膜、興達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以新發藥業為代表的生物醫藥,以明珠集團、萬達電纜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四大主導產業。

圖一:智能制造產業園                                                                                                                          圖二:中關村黃河口創業孵化基地

 

?河口區

   |  產業介紹  |   

       河口區境內石油地質儲量21億噸,天然氣儲量170億立方米,原油儲量和產量占勝利油田的50%;海岸線長214公里,占東營市海岸線的一半以上,海域面積2000平方公里,是全省海上風電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平均日照時數2715小時/年,年平均日照率在60%以上,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大于5000兆焦/平方米,太陽能資源豐富。

       區內高端裝備制造業以石油裝備、風電裝備、光伏裝備為主,現有勝利油田萬和石油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山東中車電機有限公司、西安中車永電捷力風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等多家裝備制造企業。其中,萬和公司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高德利院士團隊合作,建設非常規油氣工程高端裝備研發中心,實現了油氣工程高端裝備的國產化設計制造;山東(河口)風電產業園暨海上風電場項目由三峽新能源、金風科技、中車永濟三方共同合作,總投資160億元,可年產400臺3兆瓦直驅電機、1000套定子、75萬千瓦機艙葉輪,年產值超過50億元。

   |  激勵政策  |   

  • 享受河口區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相關優惠政策。
  • 對自主培育或全職引進的市級及以上人才項目,根據實際貢獻,給予最高300萬元經費支持。
  • 對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人才工程及相當層次的人才來河口區創業的,符合條件的分別給予創業企業最高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資金支持。
  • 對自主創業的博士,經評估,可給予最高100萬元經費資助。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創業,可給予2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 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人才,可提供最高20萬元創業貼息貸款。對首次領取小微企業營業執照、正常經營滿12個月符合條件人員,給予不低于1.2萬元創業補貼,給予最高3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對高層次人才及所在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和5000萬元“人才貸”支持。
  • 對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聘用或自主創業的全日制大學畢業生,符合條件的,博士研究生5年內給予每人每月4800元生活補貼,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畢業生3年內分別給予每人每月2400元、1200元生活補貼,其中,屬于“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生活補貼標準提高50%。
  • 設立人才公寓,對新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雙一流”高校和列入河口區急需緊缺人才專業目錄的本科畢業生,提供住房保障,分別免5年、3年、2年租賃費。
  • 對新引進企業和項目,自產生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年度起,前3年給予地方財政貢獻等額補助,后2年給予地方財政貢獻50%補助。
  • 對新引進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繳納個人所得稅地方財政貢獻部分,3年內按100%標準獎勵個人。
  • 對在黃河口高新技術企業創業園落地的項目,免費提供辦公室1間、廠房270㎡,免房租3年。對優質項目可按照“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額外支持。
  • 享受河口區科技創新相關優惠政策,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支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  承接載體  |   

       黃河口高新技術企業創業園成立于2002年8月,是東營市首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園區占地面積99.8畝,總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設有創享驛站、創客加油站、青春能量館、企業服務中心、創客孵化中心、路演中心、創客休閑中心、創客書吧、創客餐廳等設施,引進山東理工大學黃河三角洲研究院等創新服務機構,形成了涵蓋辦公、研發、培訓、住宿、餐飲等功能于一體的創業孵化基地。先后與中科院、中國石油大學、天津大學等3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為入園企業提供人才、技術、研發等全方位科技支撐。目前在孵企業60余家,產業涉及石化油服、新材料、新能源、農業科技、文化創意等領域,年納稅額超過3000萬元。累計孵化企業300余家,帶動就業3000余人,成功孵化高新技術企業10家、掛牌上市企業9家。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山東省專利園區、山東省重點服務業園區、山東省最佳投資園區、山東省服務名牌、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省級專家服務基地、省級眾創空間、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東營高新區

   |  產業介紹  |   

       東營高新區石油技術服務產業依托勝利油田區位優勢,提供貫穿于油氣井鉆采的每個環節的各項工程和技術服務,集聚德仕、科瑞油服、康貝等眾多知名油服企業,擁有油服隊伍207支、專業油服人員2531人,先后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成立了16個技術研發中心,與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多家國際石油公司以及350多家油田工程和服務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已在印尼、巴基斯坦、哥倫比亞等20多個國家開展了油田EPC工程總承包業務,為30多個國家的石油公司提供了油田一體化工程技術服務。行業共計,2020年完成作業井次7189次,國內承攬工程額達11.24億元,技術服務類收入實現8.7億元。

   |  激勵政策  |   

  • 享受東營市、東營區招才引智激勵政策。

  • 為落地項目提供“創業苗圃-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充足物理空間,其中孵化階段提供免租支持。

  • 對入駐中國(東營)石油天然氣服務產業集群的項目和高端人才,實行運行期封閉管理,地方收入貢獻給予等額獎勵。

  • 為企業免費發放最高不超過10萬元“科創券”,支持企業向科技服務機構購買科技服務,用于高企認定、專利申請、知識產權貫標融資、科技成果評價、研發平臺認定等。

  • 享受《東營高新區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實施辦法》相關優惠政策,在科技企業服務體系、創新平臺建設、知識產權認證、提高研發能力、人才服務體系等5方面提供18項政策支持。

  • 為企業高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層次人才,提供3-5年免費入住政策;為大學??埔陨蠈W歷畢業生,提供高比例住房補貼。

  • 將專利技術、高層次人才引進等科技指標納入落地項目評審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審、待遇兌現。

  • 對購置勝利石油科技創新園(二期)標準化廠房的產業化項目,給予最高450元/平方米的獎勵,單個企業或項目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 對帶動性強、地方貢獻大的重點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重點扶持。

   |  承接載體  |   

       中國(東營)石油天然氣服務產業集群由東營區政府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共同建設,按照“協同創新中心+總部基地+中試+基金+產業化”一體推進工作思路,打造國內產業鏈最完備、技術含量最高的油服產業集群。產業集群一期選址勝利石油科技創新園32、33號,出臺了封閉運行期間獎勵和支持政策,按照入駐企業地方收入貢獻進行業務拓展獎勵和支持,同時設立了油服產業發展基金,為企業提供產能擴張和供應鏈發展的資金保障。

       勝利石油科技創新園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集研發設計、中試成果轉化、科技創業、生產服務于一體的“科技企業加速器”。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已竣工,占地202畝,建筑面積9.3萬平方米,27棟單層廠房已全部完成招商,入駐企業20家,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5家。二期將于2021年6月逐步竣工投用,規劃用地總面積495畝,總投資6.75億元,擁有企業標準廠房區、商務及人才服務區共建設單體建筑39棟,總建筑面積11.4萬平方米,總投資3.8億元,已入駐企業22家。

       東營市勝利大學生創業園為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國家級眾創空間,于2014年9月正式啟動,是東營市和勝利油田采取“政府主導、油地共建、專業團隊運營、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委托東營市科創創業園運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以青年創業為主要服務對象而建立的雙創孵化基地。園區位于東營高新區,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目前,累計入園孵化企業264家,園外孵化企業109家,市“黃河三角洲學者”特聘專家1人,副教授以上專家人才20人。

       東營高新區創業谷于2020年5月正式啟動,園區孵化和服務面積5500平方米,配套會議室、路演廳、黨建活動室、人才教育培訓中心、研發實驗室等功能性設施。截至目前,已入駐創業企業30家,實驗研發平臺2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家。入駐企業獲得國家級特種設備檢測B級證書1項、各類知識產權70余項;引進博士4人,碩士6人,特種技工人才400余人;當年實現營收4000余萬元,利稅約400萬元。

       勝利創新孵化器由勝利油田、東營市、廣域科技公司三方合作共同建設,由廣域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重點布局圍繞石油行業的新材料、新能源、大數據、軟件開發等領域,培育和扶植勝利油田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打造油地融合創新服務平臺。目前孵化器4000平方米的線下實體空間已建設完成,其中包括近60間辦公孵化空間、會議室、路演大廳、洽談區、休閑區、公共服務大廳、咨詢服務中心、創客空間、體驗中心等。線上平臺勝利云網已上線運行,達成簽約意向25家創新創業團隊和企業,引進勝利油田創新科技項目12個及1個勝利油田創業公司。

       東營高新區能源信息港總規劃面積5萬余平方米,目前一期已全新裝修完成,于2021年5月正式啟用。信息港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導,集場景應用、技術服務、成果轉化、創業孵化、交流培訓于一體的特色產業園區。配套路演大廳、共享展廳、公共會議室、會客廳、休閑書吧、奶茶咖啡店、人才公寓等設施。目前,已入駐企業21家。

       東營高新區創業產業園項目(在建)是2021年省重點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6.7億元,自2020年11月開工以來,已投資1.7億元。由東營高新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進行EPC工程總承包。項目規劃建設各類孵化設施,引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交易交換平臺、企業總部基地、科技研發中心等,推動高新區創新創業項目的全要素成果轉化。主要建設功能建筑48棟,包括科研樓43棟、人才公寓3棟、配套樓2棟。項目建成后,將打造成國內產業升級的平臺標桿、山東省創新創業經驗的先行典范、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高精尖研發總部集群。

       中城投創智天地科技園項目(在建)總投資3.24億元,是東營高新區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包含總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的企業辦公總部、辦公樓、花園式辦公樓與商業服務配套等功能區,在提供物理空間與物業服務的同時,還為企業提供產業資源和產業服務,是高新區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平臺、新經濟企業的孵化與加速平臺、產業的創新和運營平臺,同時也將成為高新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

 

?墾利區

   |  產業介紹  |   

       目前在石油技術業服務方面主要涉及環??萍奸_發與服務,水基泥漿、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鉆采設備檢修、油管生產及廢舊油管再制造、電源裝置生產研發,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服務。企業包括勝利油田物華管業有限公司、駿馬公司、山東澤元石油機械有限公司、勝利油田科爾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天正浚源環??萍加邢薰镜?0余家企業。分別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船重工等科研機構建立了產學研的合作關系,在東營設立了“勝利油田廢舊物資再制造研發中心”,擁有國家及行業技術標準3項,已授權的發明專利150項,具備較強的產品研發能力。

   |  激勵政策  |   

  • 享受東營市、墾利區雙招雙引激勵政策。
  • 省級《關于印發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省級激勵實施辦法的通知》(魯工信改〔2019〕26號)、《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保險補償財政扶持辦法》(魯財企〔2015〕27號)。
  • 市級《東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東營市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培育計劃的通知》(東政辦發〔2019〕3號)、《東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落實“六穩”“六保”促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一批)的通知》(東政發〔2021〕3號)。
  • 區級《中共墾利區委 墾利區人民政府關于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墾發〔2017〕5號)、<關于支持工業產業集聚發展的意見>。
  • 享受《關于完善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加快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意見》中鼓勵高層次人才(團隊)創新創業、實施產業急需人才引進資助計劃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 享受《墾利區“黃河口英才”引進計劃的實施辦法》相關優惠政策,對于企業引進列入我區急需緊缺專業目錄的高校畢業生及具有高級及以上職稱的優秀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和具有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高技能人才并繳納社會保險滿1年的,由區財政發放人才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其中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2000元,碩士研究生每人每月1000元, 本科生每人每月800 元,具有高級及以上職稱、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人才每人每月1000元。
  • 實施人才筑巢工程,對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在我區首次購買商品住房的,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和2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對符合入住“人才公寓”條件的,可優先申請入住。
  • 享受對入駐企業或項目稅收優惠政策。
  • 對帶動性強、地方貢獻大的重點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重點扶持。

   |  承接載體  |   

       墾利大學生創業園以下簡稱“園區”)是墾利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資建設,由東營市科創創業園運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整個創業園由一期、二期兩部分組成??偨ㄖ娣e5600余平方米。一期位于墾利區復興路39號,2014年8月正式投入運營。主要服務對象為初創型小微企業。二期位于墾利區廣興路199號,主要服務對象為成長型企業。園區2014年被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評為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成為首批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2016年被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評為省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平臺,2019年10月被評為市級創業創新示范綜合體。創業園自成立以來,累計孵化創業企業318家,成功遷出181家,現有企業112家。項目涵蓋現代物流、農業科技、無人機研發與銷售、電子商務、生物保健等項目。

       智能制造產業園即“智園”為生物醫藥優勢產業集聚區項目一期工程,由山東瑞興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建設,座落于開發區東二路以西、業興路以北、裕豐路以東、勝興路以南,位于全市劃定的9.67平方公里“標準地”試點范圍內,是墾利區試點推動、重點建設的“標準地試驗田”。項目預計總投資11.43億元,占地550畝,主要建設標準廠房和研發孵化樓,用于對智能裝備制造及生物醫藥產業鏈條的延伸與上下游相關企業的招引入駐,實現“短平快”的項目來之即干,實施裕豐路北延、業興路東延工程,打通經七路與經八路,為區中園建設奠定暢通的道路基礎,配套產業聚集區發展所需的雨污管網等基礎設施。2021年,計劃投資14845萬元,一期規劃建設12棟3層生產車間及門衛、大門、圍墻及室外場區配套,總建筑面積62519.74平方米。

 

       中關村黃河口創業孵化基地位于東營市墾利區中興路77號,建筑面積6800余平方米,配套有創業教室、會議室、路演大廳、創客餐廳等功能設施,能夠同時滿足130個企業入駐?;赜蓶|營眾智聯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近年來先后被評為“東營市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東營市市級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山東省省級創業孵化基地” 、“山東省省級眾創空間”、“山東省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東營市創業創新示范綜合體”等榮譽稱號?;赝ㄟ^項目評審、招募活動和創業大賽等多種方式吸納企業項目,通過報名申請—資質審查—專家評審—確定名單—簽訂協議流程入駐基地,以確保入駐項目的優質性?;匾牙塾嫹趸髽I200余家,其中掛牌上市企業1家,目前在孵企業104家,獲得專利40余項,商標注冊40余個?;乩塾嫗槿腭v企業提供創業服務等活動項目50余次,開展服務1500余次。同時設立了墾利區農業產業商會和墾利區青年企業家商會。 

       墾利勝坨化工產業園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化工園區,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正式公布為第二批中國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創建)單位。經過多年發展,園區已形成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及中間體、高分子材料等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集聚了合益化工、萬達化工等一批龍頭企業,已發展成為具有一定產業規模、產業特色和較強經濟實力的化工產業園。擁有中國名牌產品聚丙烯酰胺,銷量占全國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25%,是國內最重要的聚酰亞胺高性能樹脂原料產地之一,以萬達化工、和利時等代表的生產企業已在園區內初步形成聚酰亞胺高性能樹脂產業鏈。

       墾利經濟開發區始建于1992年,1995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為省級經濟開發區。近年來,墾利經濟開發區累計投資50多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十一橫十一縱”的道路框架,實現了供排水、天然氣、熱、電、訊、寬帶網絡、有線電視等“九通一平”的基礎設施條件。截至目前,轄區內共有各類企業四百余家,形成了以寶豐汽配、明珠汽車、萬達寶通輪胎為代表的汽車及配套零部件,以石大勝華、九章膜、興達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以新發藥業為代表的生物醫藥,以明珠集團、萬達電纜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四大主導產業。

圖一:智能制造產業園                                                                                                                         圖二:中關村黃河口創業孵化基地

 

?河口區

   |  產業介紹  |   

       河口區是隨著勝利油田北部開發而建設的新興之區,境內駐有黃河三角洲綜合訓練基地、8個勝利油田二級單位,是勝利油田主產區。境內石油地質儲量21億噸,天然氣儲量170億立方米,原油產量達1100萬噸,儲量和產量均占勝利油田的50%。黃河三角洲石油化工交易中心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石油交易平臺。河口區現有勝利通海、勝利萬和、海勝實業、金色河口、金島實業等油田改制企業14家,經營范圍涵蓋物探、鉆井、測井、固井、油氣集輸、井下作業等各領域,2020年實現總產值41.2億元,稅收1.7億元。

   |  激勵政策  |   

  • 享受河口區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相關優惠政策。
  • 對自主培育或全職引進的市級及以上人才項目,根據實際貢獻,給予最高300萬元經費支持。
  • 對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人才工程及相當層次的人才來河口區創業的,符合條件的分別給予創業企業最高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資金支持。
  • 對自主創業的博士,經評估,可給予最高100萬元經費資助。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創業,可給予2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 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人才,可提供最高20萬元創業貼息貸款。對首次領取小微企業營業執照、正常經營滿12個月符合條件人員,給予不低于1.2萬元創業補貼,給予最高3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對高層次人才及所在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和5000萬元“人才貸”支持。
  • 對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聘用或自主創業的全日制大學畢業生,符合條件的,博士研究生5年內給予每人每月4800元生活補貼,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畢業生3年內分別給予每人每月2400元、1200元生活補貼,其中,屬于“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生活補貼標準提高50%。
  • 設立人才公寓,對新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雙一流”高校和列入河口區急需緊缺人才專業目錄的本科畢業生,提供住房保障,分別免5年、3年、2年租賃費。
  • 對新引進企業和項目,自產生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年度起,前3年給予地方財政貢獻等額補助,后2年給予地方財政貢獻50%補助。
  • 對新引進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繳納個人所得稅地方財政貢獻部分,3年內按100%標準獎勵個人。
  • 對在黃河口高新技術企業創業園落地的項目,免費提供辦公室1間、廠房270㎡,免房租3年。對優質項目可按照“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額外支持。
  • 享受河口區科技創新相關優惠政策,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支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  承接載體  |   

       黃河口高新技術企業創業園成立于2002年8月,是東營市首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園區占地面積99.8畝,總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設有創享驛站、創客加油站、青春能量館、企業服務中心、創客孵化中心、路演中心、創客休閑中心、創客書吧、創客餐廳等設施,引進山東理工大學黃河三角洲研究院等創新服務機構,形成了涵蓋辦公、研發、培訓、住宿、餐飲等功能于一體的創業孵化基地。先后與中科院、中國石油大學、天津大學等3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為入園企業提供人才、技術、研發等全方位科技支撐。目前在孵企業60余家,產業涉及石化油服、新材料、新能源、農業科技、文化創意等領域,年納稅額超過3000萬元。累計孵化企業300余家,帶動就業3000余人,成功孵化高新技術企業10家、掛牌上市企業9家。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山東省專利園區、山東省重點服務業園區、山東省最佳投資園區、山東省服務名牌、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省級專家服務基地、省級眾創空間、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廣饒縣

   |  產業介紹  |   

       廣饒是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橡膠輪胎生產和出口基地,橡膠輪胎產業先后入選山東省先進制造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全省特色產業集群、全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全縣子午胎產能17535萬條(全鋼4285萬條、半鋼13250萬條),子午胎產能占到全省的一半、全國的近四分之一。鋼絲簾線、簾子布、橡膠助劑、輪胎模具、輪胎膠囊、炭黑等配套產業較為完善。設備水平先進,90%的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60%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智能制造程度不斷提升,擁有市級智能工廠1家,4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數字化車間,20家橡膠輪胎企業建立了市級以上研發平臺,全縣省級研發平臺達到13家,市級研發平臺達到18家。

   |  激勵政策  |   

  • 享受東營市招才引智激勵政策。
  • 享受廣饒經濟開發區對長城創新港入駐企業或項目租賃費用補貼政策。
  • 享受我縣科技創新相關優惠政策,在科技型企業培育、科技創新服務、知識產權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 設立人才公寓,向企業引進的重要技術人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層次人才,提供相應年限免費入住政策或一定比例房租優惠。
  • 對新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可享受最長不超過 3 年的生活補貼,其中,“兩院”院士每年生活補貼 5 萬元;國家級人才、長江學者,國家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主要技術負責人每年生活補貼 3 萬元;泰山學者、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博士研究生每年生活補貼 1 萬元;碩士研究生每年生活補貼 3000 元。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及以上重點人才工程人選來我縣購房的,給予20—50 萬元補助。
  • 對全縣重點產業發展能夠產生重大影響、具有重大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國際一流或頂尖人才團隊,實行一事一議的方式,通過項目資助、創業扶持、貸款貼息等方式,給予每個人才團隊最高 300 萬元的綜合資助。

備注:廣饒縣人才及科技創新政策正在修改制訂中,屆時以最新政策為準。

   |  承接載體  |   

       長城·創新港創業園是由廣饒縣長城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打造的高層次人才創業基地和產學研成果轉化、科技型小微企業孵化平臺。2016年10月正式運營,園區總占地面積155畝,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有一棟綜合辦公服務樓和三棟多層生產廠房。園區以“專注創新驅動發展,發力新舊動能轉化”為核心,聚集電子信息、新能源、新型科技研發、工貿、物流、輕工業、汽車零部件、傳統產業升級配套等領域的創業企業。園區作為“產學研用”的科技孵化綜合體,園區現在可以實現包括人才聚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雙創孵化、新舊動能轉換、輻射引導在內的六大功能,目前,入駐企業已達到110家。

       廣饒城市賦能中心位于廣饒開發區兵圣路817號,主體建筑1-11層,總面積17000平米,依托廣饒經濟開發區的政策與產業協同優勢,匯集融合“跨境電商產業園、金融賦能平臺、國際人才會客廳、產業創新加速器、人才公寓”等產業與創新資源要素,在開發區中心區域打造一個集“服務展示、政策落地、雙招雙引、跨境電子商務、金融賦能、人才培育、產業導入”為一體的綜合跨境產業園區??缇畴娚坍a業園采取“政府主導+專業化運營”的運營方式,由專業運營團隊負責落實招商、管理、服務、資源對接等配套功能。城市會客廳匯聚創業咖啡館、共享會議室等功能,為園區和入住企業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務。留學生創業孵化平臺主要定位是做海歸創業者的專業孵化平臺。人才驛站融合“柔性引才的平臺、信息發布的窗口、交流對接的紐帶、休閑療養的基地”四大功能,為來廣饒求職的青年人才提供免費住宿、就業指導、城市融入等服務,并為短期來廣饒的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搭建全方位的交流互動平臺。

       廣饒頤和國際數字大廈(在建)總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規劃建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新舊動能轉換標桿項目、新經濟產業發展基地等。打造集“創業、產業、金融、互聯網”四位功能于一體的智能數字化國際大廈。企業孵化器設有城市會客廳、雙創服務中心、智能體驗中心、眾創空間、創業咖啡、微巢學院六大功能模塊。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特別是初創期企業提供孵化和創新創業服務,積極引進和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目前園區針對新經濟、科技創新類型的企業和團體給予房租減免、創業扶持、風投推薦等一一系列的政策,助力打造創新創業高地、新經濟新產業。

 

?墾利區

   |  產業介紹  |   

       以萬達寶通、寶豐汽配、勝通鋼簾線為主要代表的汽車制造業企業共7家?,F已擁有年產300萬條全鋼載重胎、1500萬條半鋼子午胎、10萬條工程機械輪胎的生產能力。鋼絲簾線、輪胎模具、剎車片、炭黑等配套產業較為完善。設備水平先進,部分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90%的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智能制造程度不斷提升,擁有國家級試點示范項目2個(2017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制造業與互聯網相融合試點示范項目),市級智能工廠1家,2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數字化車間,擁有省級研發平臺達到7家。

       山東萬達寶通輪胎有限公司是國內專注于生產全鋼子午線輪胎、工程機械子午線輪胎、半鋼子午線輪胎及輕卡輪胎的大型企業之一。輪胎產業是萬達集團支柱產業之一,輪胎項目自2003年11月開始建設,先后從美、德、意、日、荷等國家引進了國際知名的生產專用設備和實驗檢測等設備,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擁有完整的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和質量保證體系,公司現已建立完善的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管理體系,產品通過3C、IATF16949、美國DOT、歐洲ECE、海灣GCC、巴西INMETRO等認證,產品遍及全國,遠銷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連續8年入圍世界輪胎行業75強,中國化工企業500強。多次被評為“中國質量誠信企業”和“外經貿工作先進單位”,跨入中國輪胎制造企業出口十強,獲得中國出口檢驗檢疫局首批三同認證企業之一,是山東省重點培育的六大輪胎優勢品牌之一。

       山東勝通鋼簾線公司主要生產鋼簾線、胎圈鋼絲、膠管鋼絲等輪胎骨架材料,生產設備國內領先,主體設備自動化控制程度達到90%以上。已被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等。

   |  激勵政策  |   

  • 享受東營市、墾利區雙招雙引激勵政策。
  • 省級《關于印發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省級激勵實施辦法的通知》(魯工信改〔2019〕26號)、《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保險補償財政扶持辦法》(魯財企〔2015〕27號)。
  • 市級《東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東營市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培育計劃的通知》(東政辦發〔2019〕3號)、《東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落實“六穩”“六保”促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一批)的通知》(東政發〔2021〕3號)。
  • 區級《中共墾利區委 墾利區人民政府關于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墾發〔2017〕5號)、<關于支持工業產業集聚發展的意見>。
  • 享受《關于完善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加快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意見》中鼓勵高層次人才(團隊)創新創業、實施產業急需人才引進資助計劃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 享受《墾利區“黃河口英才”引進計劃的實施辦法》相關優惠政策,對于企業引進列入我區急需緊缺專業目錄的高校畢業生及具有高級及以上職稱的優秀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和具有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高技能人才并繳納社會保險滿1年的,由區財政發放人才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其中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2000元,碩士研究生每人每月1000元, 本科生每人每月800 元,具有高級及以上職稱、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人才每人每月1000元。
  • 實施人才筑巢工程,對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在我區首次購買商品住房的,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和2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對符合入住“人才公寓”條件的,可優先申請入住。
  • 享受對入駐企業或項目稅收優惠政策。
  • 對帶動性強、地方貢獻大的重點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重點扶持。

   |  承接載體  |   

       墾利大學生創業園(以下簡稱“園區”)是墾利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資建設,由東營市科創創業園運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整個創業園由一期、二期兩部分組成??偨ㄖ娣e5600余平方米。一期位于墾利區復興路39號,2014年8月正式投入運營。主要服務對象為初創型小微企業。二期位于墾利區廣興路199號,主要服務對象為成長型企業。園區2014年被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評為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成為首批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2016年被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評為省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平臺,2019年10月被評為市級創業創新示范綜合體。創業園自成立以來,累計孵化創業企業318家,成功遷出181家,現有企業112家。項目涵蓋現代物流、農業科技、無人機研發與銷售、電子商務、生物保健等項目。

       智能制造產業園即“智園”為生物醫藥優勢產業集聚區項目一期工程,由山東瑞興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建設,座落于開發區東二路以西、業興路以北、裕豐路以東、勝興路以南,位于全市劃定的9.67平方公里“標準地”試點范圍內,是墾利區試點推動、重點建設的“標準地試驗田”。項目預計總投資11.43億元,占地550畝,主要建設標準廠房和研發孵化樓,用于對智能裝備制造及生物醫藥產業鏈條的延伸與上下游相關企業的招引入駐,實現“短平快”的項目來之即干,實施裕豐路北延、業興路東延工程,打通經七路與經八路,為區中園建設奠定暢通的道路基礎,配套產業聚集區發展所需的雨污管網等基礎設施。2021年,計劃投資14845萬元,一期規劃建設12棟3層生產車間及門衛、大門、圍墻及室外場區配套,總建筑面積62519.74平方米。

       中關村黃河口創業孵化基地位于東營市墾利區中興路77號,建筑面積6800余平方米,配套有創業教室、會議室、路演大廳、創客餐廳等功能設施,能夠同時滿足130個企業入駐?;赜蓶|營眾智聯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近年來先后被評為“東營市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東營市市級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山東省省級創業孵化基地” 、“山東省省級眾創空間”、“山東省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東營市創業創新示范綜合體”等榮譽稱號?;赝ㄟ^項目評審、招募活動和創業大賽等多種方式吸納企業項目,通過報名申請—資質審查—專家評審—確定名單—簽訂協議流程入駐基地,以確保入駐項目的優質性?;匾牙塾嫹趸髽I200余家,其中掛牌上市企業1家,目前在孵企業104家,獲得專利40余項,商標注冊40余個?;乩塾嫗槿腭v企業提供創業服務等活動項目50余次,開展服務1500余次。同時設立了墾利區農業產業商會和墾利區青年企業家商會。 

       墾利勝坨化工產業園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化工園區,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正式公布為第二批中國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創建)單位。經過多年發展,園區已形成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及中間體、高分子材料等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集聚了合益化工、萬達化工等一批龍頭企業,已發展成為具有一定產業規模、產業特色和較強經濟實力的化工產業園。擁有中國名牌產品聚丙烯酰胺,銷量占全國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25%,是國內最重要的聚酰亞胺高性能樹脂原料產地之一,以萬達化工、和利時等代表的生產企業已在園區內初步形成聚酰亞胺高性能樹脂產業鏈。

       墾利經濟開發區始建于1992年,1995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為省級經濟開發區。近年來,墾利經濟開發區累計投資50多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十一橫十一縱”的道路框架,實現了供排水、天然氣、熱、電、訊、寬帶網絡、有線電視等“九通一平”的基礎設施條件。截至目前,轄區內共有各類企業四百余家,形成了以寶豐汽配、明珠汽車、萬達寶通輪胎為代表的汽車及配套零部件,以石大勝華、九章膜、興達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以新發藥業為代表的生物醫藥,以明珠集團、萬達電纜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四大主導產業。

圖一:智能制造產業園                                                                                                                         圖二:中關村黃河口創業孵化基地

 

?利津縣

   |  產業介紹  |   

       利津縣縣域內土地資源廣闊,可利用土地190多萬畝,耕地面積80余萬畝,突出黃河口灘羊、蔬菜、水稻等優勢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實現全鏈發展。2020年播種面積共計99.62萬畝,總產量達34.69萬噸。水產養殖面積21.51萬畝,其中精養池塘5.84萬畝,水產品總產量達到7.8萬噸。

       全縣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到75家,其中市級園區32家。重點扶持智聯農創現代農業示范園、黃河口灘羊產業園、5G數字水稻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全縣注冊登記的家庭農場共有609家,備案的家庭農場有368家,其中省級10家、市級47家、縣級21家。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共809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24家、市級27家、縣級8家。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90家,其中省級9家,市級47家,縣級34家。省級新六產示范主體3家,省級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2家。全縣種植業累計認定無公害農產品93個、綠色20個、有機2個,基地面積17.3萬畝。水產業累計認定無公害產品9個。全縣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達到7個,市級6個。漁業省級健康養殖示范場4家、國家級1家。全縣打造“金河灘”“汀羅農品”兩個區域公共品牌,農業經營主體累計注冊商標500余件,打造有“一大早”中國馳名商標5個(涉農4個);“黃河口”棉花良種、“鶴寶”乳業等7個涉農省級名牌產品(全縣17個); “鶴寶” 等5個涉農省級著名商標(全縣8個),“臨合蜜”甜瓜、“綦家嘴”葡萄等市級十大名優農產品,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7個。省級鄉土產業名品村7個。

   |  激勵政策 |   

  • 享受東營市、利津縣招才引智激勵政策。
  • 享受《關于加快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中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鼓勵企業加快自主創新、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鼓勵資源共享和技術貿易發展、搭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平臺6方面18項政策支持。
  • 對引進的國際國內頂尖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實行“一事一議”,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經費資助。對自主培育或全職引進的國家級、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根據實際貢獻,縣財政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100萬元經費支持。
  • 市級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獲獎項目,在我縣注冊成立企業3年內年納稅額超過100萬元的,按照納稅額地方留成部分的20%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20萬元。
  • 對從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全職引進的職業經理人,縣財政按年薪1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20萬元。
  • 對引進的頂尖人才,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解決住房問題。對政府人才公寓,配套生活服務設施,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和“雙一流”高校、世界排名前200名大學畢業的全日制本科生及其他急需緊缺人才,符合條件的,免去人才公寓3年租賃費。對全職在我縣企業工作或自主創業,且在我縣購買首套商品住房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雙一流”本科畢業生,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購房補貼。

   |  承接載體  |   

       智聯農創現代農業示范園是一座集綠色有機果蔬的種植、銷售、展示、體驗、培訓和企業孵化等功能于一體,著力打造種植標準化、監管智慧化、管理組織化、營銷品牌化、服務融合化的現代化農業智慧園區和綜合性協同創新服務平臺。園區總占地面積 1200 畝,共規劃建設智慧大棚 117 棟,園區按照“兩區兩中心”規劃,建設數字中心、創新中心、展示區、生產運營區,打造了智慧農業數字中心和綠色生產車間,形成了種植標準化、監管智慧化、管理組織化、營銷品牌化、服務融合化的“五化”園區。

       黃河口灘羊產業園于2019年5月完成立項,2019年8月底開工建設,于2020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全部建成后,可實現肉羊存欄量40萬只,年出欄量100萬只以上,銷售額20億元以上,利稅3.2億元,將成為全國單體最大的肉羊標準化養殖園,直接入園養殖戶300余戶,輻射帶動周邊肉羊養殖戶1000余戶,實現就業5600人,有力推動全縣肉羊產業轉型升級。產業園按照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模式規劃建設,計劃總投資28.6億元,引進12個上下游產業鏈項目,其中,標準化養殖基地總投資3.6億元,占地面積4200畝,主要規劃建設功能型防疫綠化隔離帶,5G智慧綜合管理服務中心、綜合交易中心,基礎母羊繁育區、標準化肉羊育肥區、無害化處理區、入園暫養區、多功能型綠地區,形成“一帶、兩心、五區”總體發展布局。

 

 

?東營市現代農業示范區管理中心

    |  產業介紹  |   

       東營市現代農業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前身為成立于1956年國營黃河農場,轄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其中農用地14.8萬畝,落地了正大集團、通威集團兩個國內外知名企業和中科院、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等大院大所分支機構,培育了生豬、大蝦、水稻主導產業,走上了一條科技引領、人才強區的道路。2018年以來,相繼獲批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省級數字經濟園區,承擔著全市沿海鹽堿地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任務。 

       鹽堿地農業成果加快轉化。種子研發取得重要進展。中科發928水稻新品種引種試驗獲得成功,畝產1320斤,較本地主栽品種增產15%以上;自主培育的鹽黃稻6號達到審定標準;中紫1-4號高營養水稻適應性種植畝產650公斤,營養成分比普通水稻獲得成功。擴繁小黑麥400畝。自主培育的喬檉1號獲得植物新品種,已用于東八路濕地修復。鹽堿地栽培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在10‰左右的鹽堿地原土上設施種植西紅柿,一年兩茬,畝產達10000斤,營養指標較良田西紅柿提高20%以上。利用羅錫文院士2BDH-11型同步施肥旱直播機種植水稻2.34萬畝,節水約20%。示范區已建成東營單片面積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水稻綠色種植基地,面積6萬畝。

       主導產業鏈條持續拉伸。生豬產業。建設正大30萬頭生豬養殖、18萬噸飼料加工、50萬頭生豬屠宰、2萬噸食品加工項目,構建了生豬全產業鏈。建設工廠化肉雞養殖基地2個,年出欄肉雞500萬羽。大蝦產業。規劃建設4萬畝工業化水產養殖集聚區,設立全市首支海洋產業基金,落地建設正大萬噸蝦產業鏈、通威漁光一體生態園、牧漁歸陸上海洋牧場、闊海智慧養殖等項目,投產后實現年產大蝦2萬噸,打造東營市沿海鄉村振興樣板區、海洋產業發展新高地。建設5000畝黃河口大閘蟹產業示范園,是全市建成最早、單片面積最大、設施配套最完善的大閘蟹養殖基地,被認定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場,畝產突破130公斤。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示范區的創新發展,已將其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納入《東營市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規劃》,作為東營市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度重點任務全力推動。目前,委托中科院專家編制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以“三角洲生態農業”為主題,兼顧陸海統籌、生態保護,突出鹽堿地、河海陸交匯、濕地三個特點,規劃布局以農業示范區為核心區,周邊村鎮為示范區,東營市沿海鹽堿地區域為輻射區,努力打造沿海鹽堿地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  激勵政策 |   

  • 享受東營市、市現代農業示范區招才引智激勵政策。

   |  承接載體  |  

       中國科學院鹽堿地農業示范園是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圍繞黃河流域鹽堿地農業、種養循環農業、智慧農業開展系統研究,打造的鹽堿地農業科技成果示范、轉化、創業綜合體,占地面積3000畝,總投資1600萬元,建設種養植設施41個。目前,已建成34個高效種植設施,在鹽分含量9‰以上的原土上開展了西紅柿、冬棗、秋月梨、鮮食葡萄試驗,其中高鹽栽培西紅柿較低鹽栽培的西紅柿相比果實中7個指標均提高,如蛋白質提高97%,維生素C提高44%,檸檬酸提高130%,產品深受大家歡迎。建成4個健康養殖設施,引進湖羊品種,選育黃河口堿地白羊新品種。配套建設2棟農業廢棄物處理設施。鹽堿地西紅柿種植等成套技術受到農業企業和合作社的關注,成果開始轉化。4800平方米現代化玻璃溫室完成規劃設計,5月份開工建設,8月份投入使用。示范園已成為中科院先導專項“創建生態草牧業科技體系”試驗示范基地,主要開展不同含鹽量適應性牧草新品種引進和試驗、鹽堿地牧草種植配套技術、草產品制造儲備和營養配方、高檔肉羊新品中培育、健康飼養、養殖糞污處理、循環及利用等課題研究,打造鹽堿地草-特-羊高產優質種養循環模式示范,有望解決傳統鹽堿地農業存在低質低效、投入高、治理難等問題,大力發展高質、高效、高值農業,創造出可復制、可推廣、對全國鹽堿地農業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發展路徑和模式。 

       黃河口農旅小鎮項目核心區位于東營市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服務區,正在規劃科創空間、溫泉旅游兩個片區??苿摽臻g項目,占地面積156畝,布局單體建筑9棟,建筑面積27500平方米,總投資1.85億元。項目內部為水景區,圍湖建設單體建筑,營造親水觀景空間。項目建設融入文化、科技元素,采用綠色節能材料、技術,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科技文化創意空間。黃河口溫泉旅游項目,占地面積254畝,總投資5億元,主要建設溫泉酒店、園林景觀及商業配套、溫泉旅游度假區及相關配套設施。

 

 

?墾利區

    |  產業介紹  |   

       墾利區土地面積 350 萬畝,其中農用地 173 萬畝,建設用地 38 萬畝,未利用土地面積 138 萬畝,突出黃河口大閘蟹、黃河口大米、蓮藕、海參等優勢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實現全鏈發展。糧食種植面積84萬畝,黃河口大閘蟹養殖面積6萬畝(標準化養殖面積3萬畝),海參養殖8萬畝。全區農業龍頭企業54家,農民合作社723家,家庭農場590家,農村土地流轉規模41.09萬畝,流轉率59.16%。全區共認定市級以上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8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6家。全區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達640家,聯合社12家,發展家庭農場576個。農產品品牌創建成效顯著,共登記地理標志農產品11個,黃河口大閘蟹、黃河口大米入選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品牌,黃河口大閘蟹入選中國最具影響力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品牌價值達26.12億元,山東省知名農產品企業品牌8個。全區“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181個,面積32萬畝。全區農產品注冊商標92個,“三品一標”農產品總量達到181個。

   |  激勵政策 |   

  • 享受東營市、墾利區雙招雙引激勵政策。
  • 省級《關于印發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省級激勵實施辦法的通知》(魯工信改〔2019〕26號)、《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保險補償財政扶持辦法》(魯財企〔2015〕27號)。
  • 市級《東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東營市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培育計劃的通知》(東政辦發〔2019〕3號)、《東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落實“六穩”“六保”促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一批)的通知》(東政發〔2021〕3號)。
  • 區級《中共墾利區委 墾利區人民政府關于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墾發〔2017〕5號)、<關于支持工業產業集聚發展的意見>。
  • 享受《關于完善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加快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意見》中鼓勵高層次人才(團隊)創新創業、實施產業急需人才引進資助計劃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  享受《墾利區“黃河口英才”引進計劃的實施辦法》相關優惠政策,對于企業引進列入我區急需緊缺專業目錄的高校畢業生及具有高級及以上職稱的優秀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和具有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高技能人才并繳納社會保險滿1年的,由區財政發放人才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其中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2000元,碩士研究生每人每月1000元, 本科生每人每月800 元,具有高級及以上職稱、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人才每人每月1000元。
  • 實施人才筑巢工程,對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在我區首次購買商品住房的,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和2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對符合入住“人才公寓”條件的,可優先申請入住。
  • 享受對入駐企業或項目稅收優惠政策。
  • 對帶動性強、地方貢獻大的重點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重點扶持。

   |  承接載體  |   

       黃河口現代高效農業科技產業融合示范產業園是由東營市一邦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打造的重點實施科技創新平臺、品牌推廣方面的項目。依托永安鎮二十八村水稻產業核心園區和稻田畫景區,將其打造成為以主導產業引領,科技創新支撐,生態綠色循環,特色產業聚集,文旅研學輔助,風情驛站孵化為一體,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黃河口現代高效農業科技產業融合示范產業園區,黃河口大米品牌形象展示、宣傳推介窗口,樹立黃河口大米品牌良好形象,將其打造成為大米行業領域高端知名品牌。項目計劃投資500萬元,建設期為2021年-2022年。目前正在進行園區整體規劃,園區功能設施提升。

       黃河口大閘蟹產業園是東營市惠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立足黃河口大閘蟹始源地,整合大閘蟹文化及市場資源,投資上億元建設黃河口大閘蟹產業技術研究院。項目總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投資2億元,集產、學、研于一體。重點實施產業綜合體、技術研究院、旅游休閑屋、親子體驗區、預處理中心、科研池塘等六大板塊,建設內容包括產業研究院、綜合體、休閑屋、電商交易中心等,輻射3萬畝標準化養殖池塘,服務黃河口大閘蟹產業發展。目前,發展大閘蟹專業合作社8家,社員200余戶,年人均增收3000元。實施互聯網+品牌戰略,入駐天貓、京東等40余個知名電商平臺,進行品牌塑造和電商營銷,目前黃河口大閘蟹品牌價值達到26.12億元。

       高端蛋白食品產業園,華豐路以東、寶豐路以西、廣興路以南、泰興路以北,占地約1600畝,重點依托山東萬得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周邊企業和閑置空地進行建設,計劃總投資30億元,全力打造植物蛋白全產業深加工鏈條,并向植物肉、功能食品等領域延伸布局。計劃投資8.3億元的大豆拉絲蛋白、植物蛋白、大豆異黃酮等4個項目正在建設或籌備開工。

       智慧漁業產業園區位于核心城鎮規劃區的北側,東至豐海路,西至河海路,北至永定路,南至紅光大道,總規劃面積6000畝。2008年東營市現代漁業示范區建設了全國集中連片面積最大、標準最高、配套最完善的海參養殖區,經過13年運行,區內設施、堤壩老化,養殖模式相對落后,已不適應現代漁業發展。示范區立足于現有設施條件和養殖基礎,以一產再升級為目標,申請債券資金與招商引資相結合的方式規劃6千畝土地,建設一流的智慧漁業產業園區。通過與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先進水產企業對接,在園區內建設合作社區塊、智慧養殖示范區塊、孵化區塊、種業區塊。

       海洋經濟產業園,海洋經濟產業園是海洋強市強區的重要載體,園區規劃面積15.3平方公里,東至河海路、西至東八路、南至永豐河、北至紅光大道。其中,園區近期規劃范圍為東九路北延線以東,規劃面積5.4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冷鏈倉儲物流、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產業,全力打造環渤海地區一流、國內領先的海洋經濟產業園。園區已引進東營海躍水產科技有限公司1200噸/年海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山東景明海洋科技有限公司5000噸/年黃河口名優水產品加工項目、山東陸海藍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甲殼素下游產品(保健食品)開發及產業化項目。

 

?河口區

   |  產業介紹  |   

      河口區土地總面積340萬畝,未利用地151萬畝,是全省土地儲備面積最大的平原大區;海岸線綿延長達214公里,占東營市海岸線的一半以上,海域面積達2260平方公里,河口百萬畝生態漁業區是全國單片面積最大的養殖區。區內有華春漁業、通和科技、黃三角科技等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年產對蝦、海參、貝類等水產品9萬噸,實現產值10億元;引進了江西正邦、新加坡澳亞、北歐富友聯合等行業龍頭企業,建成三大萬頭奶牛牧場、百萬頭生豬養殖場和國內單體日處理能力最大的高端乳制品加工廠,落戶全國首家奶牛優秀種質創新平臺,創建為全市首個國家級畜牧大縣和“全國奶業大縣”;與齊魯交通集團、山東水發集團合作,實施“天下果倉·黃河果園”、2萬噸/年工廠化鹿茸菇生產等項目,形成了生態漁業、現代畜牧、綠色種植三大優勢產業。

   |  激勵政策  |   

  • 享受河口區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相關優惠政策。
  • 對自主培育或全職引進的市級及以上人才項目,根據實際貢獻,給予最高300萬元經費支持。
  • 對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人才工程及相當層次的人才來河口區創業的,符合條件的分別給予創業企業最高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資金支持。
  • 對自主創業的博士,經評估,可給予最高100萬元經費資助。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創業,可給予2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 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人才,可提供最高20萬元創業貼息貸款。對首次領取小微企業營業執照、正常經營滿12個月符合條件人員,給予不低于1.2萬元創業補貼,給予最高3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對高層次人才及所在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和5000萬元“人才貸”支持。
  • 對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聘用或自主創業的全日制大學畢業生,符合條件的,博士研究生5年內給予每人每月4800元生活補貼,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畢業生3年內分別給予每人每月2400元、1200元生活補貼,其中,屬于“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生活補貼標準提高50%。
  • 設立人才公寓,對新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雙一流”高校和列入河口區急需緊缺人才專業目錄的本科畢業生,提供住房保障,分別免5年、3年、2年租賃費。
  • 對新引進企業和項目,自產生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年度起,前3年給予地方財政貢獻等額補助,后2年給予地方財政貢獻50%補助。
  • 對新引進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繳納個人所得稅地方財政貢獻部分,3年內按100%標準獎勵個人。
  • 對在黃河口高新技術企業創業園落地的項目,免費提供辦公室1間、廠房270㎡,免房租3年。對優質項目可按照“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額外支持。
  • 享受河口區科技創新相關優惠政策,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支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  承接載體  |   

       黃河口高新技術企業創業園成立于2002年8月,是東營市首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園區占地面積99.8畝,總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設有創享驛站、創客加油站、青春能量館、企業服務中心、創客孵化中心、路演中心、創客休閑中心、創客書吧、創客餐廳等設施,引進山東理工大學黃河三角洲研究院等創新服務機構,形成了涵蓋辦公、研發、培訓、住宿、餐飲等功能于一體的創業孵化基地。先后與中科院、中國石油大學、天津大學等3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為入園企業提供人才、技術、研發等全方位科技支撐。目前在孵企業60余家,產業涉及石化油服、新材料、新能源、農業科技、文化創意等領域,年納稅額超過3000萬元。累計孵化企業300余家,帶動就業3000余人,成功孵化高新技術企業10家、掛牌上市企業9家。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山東省專利園區、山東省重點服務業園區、山東省最佳投資園區、山東省服務名牌、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省級專家服務基地、省級眾創空間、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項目數據庫(大賽組委會通道)
報名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報名,

或點擊“報名入口”進行報名。

 

大賽組委會辦公室電話:

0546-8305345

報名咨詢、技術支持電話:

15266018998、18846094540

 

版權所有 - 北京啟迪創業孵化器有限公司 京ICP備13021136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0945號 400電話:400 150 0019
吃奶头揉捏爆乳巨胸挤奶视频,含羞草文化传媒,XXXXXBBBBB厕所偷窥,FREE性欧美精品VIDEOS
女人私密紧致水多|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在线| 欧洲裸毛BBBBBXXX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成人18禁深夜福利网站APP免费|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 √天堂资源中文WWW| 午夜理理伦电影A片无码|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全过程|